罗塘人家网站|泰无聊姜堰分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4|回复: 0

白米镇:村规民约引风尚 移风易俗焕新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0 13: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泰州
央广网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白米镇通过激活村规民约这一“软法”的治理效能,将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让传统乡约焕发现代生机,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善治之路。

       集智聚力激活治理新动能。初春时节,白米村村部会议室内正上演着一场特别的“头脑风暴”。由镇新联会成员、老干部、法律顾问、乡贤组成的智囊团,围绕村规民约修订展开热烈讨论。“主干道可设置景观式收纳点,既解决杂物堆放又美化环境。”退休干部毛卫军的建议引发共鸣。企业代表朱学优则聚焦公共设施保护:“要建立损坏赔偿**,更要培育村民‘家园意识’。”面对网络舆情新课题,退休教师金礼富提出“网络文明公约”构想。座谈会上,24条“金点子”被纳入修订草案,涵盖环境整治、邻里关系、网络安全等八大领域,真正实现“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
多维传播浸润文明新风尚。清晨的村广播里,“三字经”版村规民约朗朗上口;傍晚的文化广场上,“积分超市”前排起兑换长队……白米镇创新构建全时空宣传矩阵,组建由各村村“两委”牵头的“红马甲宣传队”,开展入户讲解800余次,发放定制宣传品7000余份;还通过“文明家庭”评选等30余场特色活动,让条文规范转化为生动实践。

       “村规民约不是墙上摆设,而是治理活水。”白米村党委书记芦富俊指着电子屏上的民情大数据说。白米镇借鉴“枫桥经验”,建立“民情驿站+网格巡查”机制,将公约执行与矛盾调解有机结合。去年以来,通过公约引导自主化解纠纷47起,整治环境问题32处,网络谣言投诉量下降80%。行走在白米村,黛瓦白墙间公约墙画栩栩如生,文化长廊里善行义举榜实时更新,处处涌动着文明乡风。这种带着泥土芬芳的基层智慧,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让千年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汪涵 曹丽红 谢文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手机客户端|罗塘人家·泰无聊姜堰分站 ( 苏ICP备09067823号 )

GMT+8, 2025-4-25 05: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