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塘人家网站|泰无聊姜堰分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58|回复: 1

“万金油”作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13 1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万金油”作家

                          金恩渠

        打开王根林作品集《遥想当年话今天》(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我细细读:戏剧小品、快板剧、数来宝......一折折有情有趣的小故事,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折射出当今的农村万象,引发我许多笑后的沉思和沉思后的笑。我于作品的点读间,竟对创作出如此多姿多彩作品的作者生出许多感动来。
       根林同志是那种“万金油”式的创作家。这里所说的“万金油”可不是贬义词,而是褒义--我向来对这类创作家非常敬佩和推崇。这样的创作家不是任何人都能成为的,他们必须具备不少难能可贵的禀赋;这样的创作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他们必须锲而不舍地走一段相当艰辛的路;这样的创作家往往聪明敏慧,他们虽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文科教育,但写出作品来情节精彩,人物鲜活,语言生动。多数人不仅能写,还能演,是各地业余艺术团、宣传队的姑娘小伙心目中的偶像;这样的创作家所具有的优势是,一直生活在最普通的群众之中,他们有着平凡而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因此他们的作品总是充满生活情趣,与父老乡亲,与“柴米油盐”贴得最近,让普通人感到亲切,很少有令某些“大家”或苦恼或得意的“群众和艺术的距离感”;这样的创作家总是勤于实践,写作涉足广泛,一般是业余演出中缺少什么,需要什么,他们就写什么,而且写得像什么:写小戏曲果然就是小戏曲,写评话果然就是评话,写表演唱果然就是表演唱......而且排练起来 很不费力,不像某些“大家”,他们写的“力作”往往让导演们万般作难;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创作家往往淡泊功利。他们苦苦地写,执著地写,又没有大笔稿费,又不得登报纸上电视,但他们都乐此不疲。他们只在乎观众,一般常常是那些熟头熟面的最普通的观众。作品排出来了,演出了,观众群里轰发出一阵阵会心的大笑和掌声,这时他们就像拿到好大笔稿费一样,志得意满。我们肩负着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使命,这使命的实现实在是少不了这些执著得令人感动的“万金油”创作家们挥洒的汗水和心血。
       近年来,这些历来只知道埋头编写,名不见经传的创作家们,也关注起将自已多年积累的作品结集成册,出版发行的事来,这是好事。当然,他们的作品或许不是什么传世巨著,但将这些作品结集出版,我认为还是很有好处的。首先是流通,解决了这些作品异地交流和资源共享的问题。全省各地特别是广大乡镇农村的群众文化工作部门,需要不断拥有这样的易排易演,贴近时代和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来充实他们的演出,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但现在能发表此类作品的通俗文艺刊物又哪里还有?现存为数不多的文化刊物又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小创作?像过去印发些“宣传册子”吧,又因为当事者单位经济普遍拮据而难以做到,这就使这些好不容易创作出来的作品异地交流和资源共享成了问题。这些令人尊敬的创作家们想方设法将自己的作品结集发行,岂不正好解决这一问题?其次是保存,使一些颇具实力的创作家们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有了保存起来,传承下去的可能。这些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很优秀的,是我们群众文化宝贵的财富,它们的积累和传承,可以使我省的群众文艺创作和演出不断地发展、提高。我甚至认为,这些形象地反映时代某一方面的作品,也许还能作为今后回顾相关时代的一个独特的视角。最后,结集出版当然也是这些辛辛苦苦的创作家们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他们耗尽毕生心血,取得可喜成就的有力佐证。所以像王根林作品集这样的集子出版,应该是一件非常值得鼓励和庆贺的事。
        根林同志从事创作实践很多年,可以想见,成功和失败这对孪生子肯定也相伴他多年。我赞赏他的成功,同样赞赏他的失败,因为他成功了没有止步,失败了更没有退却,所以才有这几十万字的成果,来印证他不懈的艰苦跋涉。更值得赞赏的是,根林同志在努力进行和实践的同时,还认真进行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从而进一步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索。他收进这本集子的,除了文艺作品外,还有一些理论上的探索和一些评论性的文章,记载着他的感悟和探求。我建议大家不妨将这些文章与他的作品相互联系着看,这对全面地认识根林同志的创作成绩上,评价他创作实践中的得失将不无启迪和帮助。
                       
                         一九九八年冬于南京

  〖作者简介
金恩渠,1944年生,江苏如东人,1958年进入江苏戏曲学院(后改为江苏戏剧学校)学习京剧表演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京剧院工作。不久便由演员转而从事戏曲文学创作,并调入该院创作研究室工作。1986至2004年期间,先后调江苏省群众艺术馆担任戏曲科科长、江苏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副处长、江苏省文化馆副馆长、馆长等职,其间除管理工作外,专业方面又从戏曲文学创作延伸到戏剧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发表于 2023-7-14 12: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泰州
太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手机客户端|罗塘人家·泰无聊姜堰分站 ( 苏ICP备09067823号 )

GMT+8, 2024-11-24 12: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