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塘人家网站|泰无聊姜堰分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2|回复: 0

那年果场“采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7 19: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那年果场“采风”
王根林
三十六年(1987年)前初夏的一天清晨,太阳刚露出笑脸,我便肩挎相机,骑着自行车从文化馆出发,去梁徐果场现场“采风”。行驶中,我一边不紧不慢地蹬着车,一边欣赏着大自然的景色,路边的垂柳枝繁叶茂,显露着青春的绿色,微风吹来翩翩起舞婀娜多姿。远处的田野,片片中黄色的油菜花尽情地展示着笑脸。绿油油的麦田,被田埂上竞相开放的油菜花,纵横交错地分格成形状不等的绿色板块,黄绿相间的色彩显得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生机盎然。我迎着惬意的晨风,沐浴着初升的阳光,两脚不由自主地加大了力度。
拐过公路向南进入了梁徐镇境地,宽广的大路呈现在眼前,再行进五分钟时光,目的地果场就在眼前。嚯!眼前一片桃花红、梨花白竞相开放,粗壮的果树枝条,深褐色中隐现着暗绿色,有如长了很久,亟待割锯的麋鹿角那样,向上呈伞形状茁壮般地分岔着。还未被阳光来得及晒干的露珠,如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镶嵌在花瓣上。我将自行车停在路边,发现距不远处有几位放蜂的蜂农正在忙碌着,我径直走过去,又怕被蜜蜂蛰着,只能站在稍远处观察着,我看到,一群群蜜蜂如歼击机低空飞行般的来回穿梭,蜂农们头戴草帽脸遮着布,正在聚精会神地刮取着蜂蜜,我头脑中即兴一个闪念:蜜蜂、蜂农,此时此刻,他们的工作不都是为酿蜜、取蜜而忙碌吗?我决定以“甜蜜的事业”为题,现场拍一张照片。我以呈弧形排列的蜂箱作前景,以中间的缸为中心,选取四个蜂农不同的工作姿态为主体,背景就以远处盛开的桃花为背景,以显现照片拍摄的季节和地点。由于当时光线较强,用小光圈拍摄,这样,景深一长,整个画面基本都能清晰。
果场面积大,我背着相机继续向纵深走去,正走着,被田间的响动声所吸引,循声望去,田间有一妇女正在给果树松土施肥,看着她四周全被花木包围着,再看她忙碌得只穿了件羊毛衫,她的紧张忙碌与盛开的花木相对应,给人以青春活力不甘示弱的感觉。我便以“争春”为题,拍摄了又一张图片。为突出人物主体,我将光圈调大了一点,这样前景的花就虚了呈模糊状,而中间的人物主体和四周的花木,则清晰可见。人物右前方的三株果树底部粗壮有力,正好与图片中人的铁锹基本排列在一条线上,以表达“人勤春早,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意境。
正当走到果场对面田埂时,在不到十米开外,有一果农在整修果树的枝条,虽然老人衣着并不新潮,但满脸的皱纹里透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产经验。他望着鲜艳盛开的花瓣,憧憬着当年果树的收成年景:今年又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年。看着他满脸的皱纹都笑成了如五线谱样的音符,我抢拍下了这一瞬间镜头。后来取名“心花怒放”。
在果场转了近一个上午,总共拍了不到十张照片,但自己认为,这次“采风”还是有收获的。回到文化馆,我便立即进暗房将胶卷冲印,放大成照片后,我选取了三张进行简单的装裱。作为习作,在同年扬州市群艺馆举办的“彩色摄影培训班”上,在“构图”和“用光”课上,作为“好作品”进行了点评。
时光已悄然度过了36个春秋,当年去果场“采风”情景在我的脑海中已没有留下任何印记。还是春节前,在整理书橱清理杂物时,在一个破旧的档案袋中发现了这三张照片。虽然装裱的卡纸已经破烂,照片也有所泛黄,还好,自己的题字及落款依然清晰可见,也正是通过这三张照片,才将我逝去的记忆逐渐恢复了起来,从而勾起我想起37年前那次果场“采风”的全过程。
当年,这三张照片是我亲手拍摄和冲印放大而成的,如今,我要将它们悉心收藏,因为,它们不光记录下了36年前的那段历史,还见证着我四十多年的业余摄影的生涯。

(本文曾载《泰州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手机客户端|罗塘人家·泰无聊姜堰分站 ( 苏ICP备09067823号 )

GMT+8, 2025-1-7 22: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