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年假 制 度,这位产业工人有话说(姜堰工会)
春天来了你准备什么时间去踏青吗 工作太忙了
今年的年休假可以多休两天吗?如何聚焦职工需求,优化年假制度?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东聊城供电公司数字化部信息运检班班长冯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冯涛
增设“累计工龄满30年享20天年假”档位,同时兼顾特殊行业,对高危、高强度的行业倾斜,允许地方政府在国家标准基础上额外增加1~5天年假。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更加和谐、可持续的劳动关系。
http://pic.t56jy.net/pic/20250303/1740966100144981_521.jpg
http://pic.t56jy.net/pic/20250303/174096610015444_427.jpg
“休年假”的相关规定有哪些呢?
休年假有哪些条件?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符合条件的职工按照累计工作年限依法享受5天(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10天(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15天(工作满20年的)不等的带薪年休假。
换工作后能否在新单位享受当年年休假?
《国务院法制办对关于〈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政函〔2009〕5号)进一步对休假条件进行明确: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没有限定必须是同一单位,因此,既包括职工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情形,也包括职工在不同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情形。
年休假可以跨年休吗?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规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http://pic.t56jy.net/pic/20250303/1740966130779407_848.jpg
“休年假”的相关规定有哪些呢?
休年假有哪些条件?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符合条件的职工按照累计工作年限依法享受5天(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10天(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15天(工作满20年的)不等的带薪年休假。
换工作后能否在新单位享受当年年休假?
《国务院法制办对关于〈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政函〔2009〕5号)进一步对休假条件进行明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没有限定必须是同一单位,因此,既包括职工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情形,也包括职工在不同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情形。
年休假可以跨年休吗?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规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您觉得冯涛班长的建议可行吗?
随着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的推进,劳动者的职业生涯进一步延长,累计工作满30年及以上的职工群体规模将持续扩大。现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只规定了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这一制度设计已难以适应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需求。
我国年假制度依据工龄划分,一般工龄越长年假天数越多,但整体年假天数仍有提升空间。对于累计工龄满30年的劳动者来说,他们把人生中大部分黄金岁月都奉献给了工作岗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增设这一年假档位,不仅是对他们多年辛勤付出的认可和尊重,更是给予他们一个充分休息和放松的机会。他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陪伴家人、追求个人兴趣爱好,或者进行健康调养,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未来的生活。
年假制度应兼顾特殊行业,向高危、高强度行业倾斜。像建筑工人、煤矿工人、消防员等,他们长期在危险和高强度的环境下工作,身体和精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劳动者面临着更高的职业风险和健康隐患,他们的付出和牺牲远超一般行业。给予他们更多的年假天数,是对他们职业特殊性的一种补偿,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降低职业病的发生风险,让他们在工作之余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体力和调整状态。
优化年假制度是对劳动者权益的有力保障,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应高度重视劳动者的休息权利,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让劳动者在辛勤工作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和关怀,使他们能够以更加健康、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让劳动者在辛勤工作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和关怀,使他们能够以更加健康、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工人有话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