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 发表于 2025-2-26 16:32:14

【三水街道】智慧菇房破传统 科技种植效益翻八倍

       在泰州市姜堰区三水街道,一座现代化的白蘑菇生产基地正在利用科技改写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通过智能化控制、立体栽培等技术手段,把蘑菇种植从田间搬到了工厂,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走进姜堰区三水街道的白蘑菇智能化生产车间,一排排六层立体栽培架整齐排列,雪白的蘑菇如云朵般簇拥生长,工人们正穿梭其间忙着采收、分拣。与传统种植大棚不同,这里没有四季之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全部由智能系统精准控制,白蘑菇如同住进了恒温恒湿的“豪宅”。

       姜堰区三水街道白蘑菇生产基地技术主管李继显介绍:“平时把那个参数设置好,根据不同的阶段,它就会自动地去控制它,所以人为地给它创造一个环境。”



      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当地传统大棚种植的白蘑菇,生长周期仅有6个月,而他们工厂车间内的白蘑菇一年四季都在生长,每亩产生的效益是传统大棚种植的8倍以上。姜堰区三水街道白蘑菇生产基地技术主管李继显告诉记者:“就是一个生产车间有两趟架子,每个架子是有6层,就是属于立体式栽培,就是空间利用率比较高。这一个房间的栽培面积,大约在0.7亩左右,每年的产量是6个茬次,生产产量是大约在80吨,而传统行业这个生产,一亩地大约也就在10吨左右。”



      目前,该基地有16个这样的智能化生产车间,栽种面积约11亩,年产量超1200吨,销售额约1200万元。从靠天吃饭到智能掌控,从平面种植到立体栽培,科技让农业焕发新生,给农民增收增加了新途径。

      姜堰区三水街道白蘑菇生产基地技术主管李继显介绍:“基本上都是人工采摘的,因为人工采摘品质比较高,我们也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我们公司大约用了本地的人数30多人。他们每人每年增收大约在三四万块钱。”

水乡溱潼 发表于 2025-2-26 19:02:22

科技种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水街道】智慧菇房破传统 科技种植效益翻八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