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溪镇创新“三三工作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近年来,淤溪镇以党建引领为主抓手,对标“四强四有”行动,健全“三个机制”、探索“三种模式”、强化“三项服务”,助推淤溪镇村集体经济撑起“腰杆子”、农户鼓起“钱袋子”。健全“三个机制”筑牢集体经济压舱石。压实帮富责任。建立健全党政班子成员挂联到村机制,明确党政班子成员个人年度评先评优与挂联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口径增收目标完成情况相挂钩。每周党政班子成员到挂联村开展指导工作,听取增收项目进度,分析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短板弱项,借助自身优势和本村实际,持续增强村“造血”功能。强化激励引导。出台《姜堰区淤溪镇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硬八条措施》文件,镇级层面奖励参与经营管理的村干部10%;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00万元以上且增幅不低于20%的村,党组织书记当年度直接评定为优秀,年度考核报酬上浮50%。2023年度,11个村均受到不同程度奖励,让村干部既有“面子”又有“票子”。深化监督防范。制定《村级重点监督事项清单》,加强对村级“三资管理”、小型工程建设、“两社”联动项目运行等事项的监督监管,对问题相对突出的村进行提级管理。通过提级管理,对个别负债较高的村,有效强化监管力度,村集体每年支出由32万元降低至25万元,推动村集体经济“增资减债、增收节支、增效堵漏”。
探索“三种模式”跑出集体经济加速度。村村抱团统筹模式。镇党委整合资源力量,强化统筹协同,采取“股份经济合作社+服务联盟+农户”“企业+村集体+农户”等模式,将共有的619亩水面资源用来进行生态养殖,打造“鲍老湖大鱼头”农产品品牌,全年带动零散就业1500人次,安排稳定就业12人,村民增收超20万元,3个参股村2023年分红达86万元。平田整治融合模式。聚焦解决农村承包土地碎片化问题,探索“平田整治”经营模式,整治和改造荒废藕塘、水塘、闲置低效土地。今年以来,新桥村将353北侧相对临近,零散、高低不平的地块进行土方平整,河沟填埋,形成连片耕地100亩用于试点种植黄豆,首熟增加村集体收入约8万元。渔光互补复合模式。大力发展“农渔光互补”科技产业,打造“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光伏+”复合模式,推动养殖与发电绿色能源共融。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占地2531.66亩,建成后预计每亩水面收益可达0.2万元,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约6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30余人。
强化“三项服务”积蓄集体经济新动能。土地托管服务。创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服务联盟+农户”的管理服务模式,实现了“统一供种、统一烘干、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潘甸村针对各地块的土壤类型、肥力水平、灌溉能力等具体条件,合理设定了30至50元/亩的土地服务管理费,村集体统一发包给种田大户并收取管理服务费,减少了农户的精力投入,显著提升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增长潜力。联农中介服务。卞庄村与泰州农科院合作建立现代生态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大力发展配套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出“村集体中介”服务,由村集体对接科研试验示范基地的用工需求和村民的农业机械使用需求,抽取劳务费用。每年科研试验示范基地的用工需求超过3000人次,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约38万元的经营性收入。农技培训服务。为持续强化服务意识,深入落实政策措施,组建“农业专家+农场主+技术能人”的讲师团,面向村“两委”班子、返乡创业人才、农户等群体,组织5场政策学习和专业培训,涵盖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同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共计5场,通过“话家常”“讲案例”“说故事”,让村民更好地理解政策内容,提供技术指导,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和效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