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代表专业优势 赋能代表履职有为 ——泰州市姜堰区人大积极推进人大代表专业化履职
近年来,泰州市姜堰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如何“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坚持以专业化为方向,创新工作理念,优化顶层设计,持之以恒建平台、抓活动、促提升,让代表履职更专业、作为更突出,进一步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一、建好履职平台,聚合代表专业力量
一是组建代表专业小组,为基层人大精准化履职提供支撑。根据代表的职业、兴趣、专长,将288名区人大代表划分为民主法制、财政经济、农业农村、城乡建设、教科文卫等5个专业代表小组。区人大开展活动、实施监督时,根据议题属性,有的放矢邀请相关小组的代表参加,努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二是设立专业代表工作室,为区级代表常态化履职搭建平台。按照“接地气、聚合力、创特色、强功能”的思路,因地制宜设立了34个专业代表工作室。“接地气”:把工作室建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地方,建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居民小区、游园广场,努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聚合力”:每个工作室选择1—2名优秀代表牵头,6—10名同专业代表参与,促进“头雁领飞、群雁跟飞”;“创特色”:着力打造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专业代表工作室;“强功能”:从制度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规范专业代表工作室的运作,做到“室门常开、实事常办、代表常在、百姓常来”。
三是成立四级代表专家库,为各级代表协同化履职构建通道。围绕财经、法律、教育、卫生、农业、城乡建设、社会治理、生态环保等领域,从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中遴选部分代表,分门别类成立联合专家库,促进四级代表联动履职、联手作为。
二、创新活动开展,强化代表专业作用
一是创新开展“您‘码’上说,我马上办”线上活动。区人大开设了“您‘码’上说,我马上办”线上平台,通过在人员密集场所及代表工作场所张贴二维码,引导群众“扫码说事”,实现“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同时,对收集到的民意诉求进行梳理分类,安排相关专业的代表调查核实、跟踪督办,促进社情民意不空转、代表履职不打烊。
二是扎实开展“有事请找我,办事请看我”主题活动。围绕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文明城市创建、民生实事督办等,每年确定五六个主题,发动代表立足本职“亮身份、明职责、践承诺、作表率”,实现代表履职与本职工作的有机融合。活动中,注重激励专业代表走在前、作示范,深入基层察民情、听民意、纾民困、解民忧,推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三是统筹开展人大监督活动。在人大监督工作中,坚持“三个优先”,即:组织调研视察时,优先安排专业代表参加;明确常委会会议中心发言人时,优先安排专业代表发言;研究常委会审议意见时,优先安排专业代表参与讨论,力求用专业人才强化专业监督,杜绝“外行指导内行”的现象。
三、推动效能提升,彰显代表专业优势
一是代表履职的组织性计划性进一步提升。区人大每年对照年度工作要点,超前编排代表履职计划,进一步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同时,专业代表工作室每月至少活动一次,有的达到每周一次,促进了代表活动的常态化、长效化。
二是服务群众的贴近性便捷性进一步提升。过去群众有事找代表不很方便,现在通过身边的工作室、二维码,找代表就地就近、十分便捷。“田间地头”代表工作室建在姜堰省级稻麦高产创建示范方的核心区,依托1名代表的家庭农场运行,群众遇有种植难题就来参观学习、“问病问诊”,成为服务农民的“连心桥”。“奉杏”教师代表工作室设在罗塘街道中天社区,致力回应社会教育关切、助力教育理性回归,先后开设家庭教育讲座20场次、亲子教育课堂18场次、公益暑托班400多课时,成为“行走在群众身边”的工作室。
三是专业力量的整体性联动性进一步提升。通过专业代表“联合”、多级代表“联动”,实现了专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办城事”代表工作室共有12名成员,大都是住建、城管、城投以及街道、社区的骨干力量,一旦收到群众意见,能够快速协调相关部门、通力协作解决问题。“鑫火”代表工作室位于蒋垛镇高温耐火材料产业园,由旺鑫公司董事长牵头,联手“高鑫、鑫驰、鑫耐”3家“鑫”字头的企业代表共同创办,先后帮助园区引进8家亿元企业,园区企业从个位数发展到40多家,产业规模达到26亿元。
四是人大监督的精准性有效性进一步提升。依托专业代表,以专业眼光审视问题、用专业知识研究问题、从专业角度提出专业化的建议,使人大监督更加“正确、有效、依法”。从2020年起,区人大常委会聚焦法院“执行难”,先后运用会议审议、作出决定、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手段,加大监督支持力度。其间,组织法律界代表通过旁听执行案件、审查案件卷宗、见证执行活动以及走访镇村、部门、企业等,深入了解执行工作情况,积极提出意见建议,推动了法院执行质效不断提升。在省高院落实“854执行模式”现场督导中,姜堰法院成为全省12家复检法院中唯一获得满分的法院,并作为江苏省唯一代表,在全国法院执行局局长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 :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