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关”古战场史话
“神童关”古战场史话王根林
[神童关简介]
神童关,位于江苏省姜堰区花庄村,泰州通兴化卤汀河的中段,与花庄村隔河相对,人们惯以“神童关花庄村“并称,扼南北交通之要冲。明嘉靖年间 ,此处地近沿海,常遭倭寇骚扰,戚继光(字元敬)命青年将军侯必成(侯必大)率部驻此,军民团结,合编班组,分乘若干船队,撑篙划浆追击敌人,屡建奇功,在一次战斗中,侯必成英勇牺牲,地方人民于关上建“侯王殿”供奉他。每年清明节举行胜会,撑会船、划龙舟,上关焚香插柳纪念他,沿袭四百多年。至抗日战争中,神童关沦为日伪巢穴,一九四四年,被义愤人民一举捣毁,殳为焦土。新中国成立后,地方人民为了纪念抗倭英雄,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于一九九五年,重建“侯王殿”供人民永远纪念。
姜堰区俞垛镇西北角的花庄村,村西的卤汀河畔有一地势险要的关口叫“神童关”,别看这神童关不大,影响却不小,常有好多学历史的大学生慕名前来实地考察,因为当年中国人在这里抗倭的传说享誉大江南北。所以说,称神童关为历史上抗倭战斗的一所重要关隘一点不为过分。
那是明嘉靖年间,倭寇不断侵犯我国沿海地区,当时临近大海的神童关一带也常有倭寇骚扰,倭寇一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老百姓财产被掳,生命难保,所受其害,人们苦不堪言,还有的被迫背井离乡。倭寇侵我国土、害我人民的劣行引起当局的重视,抗倭名将戚继光,为保水网地区民众的平安,便命年轻的大将侯必大(又名侯必成)率兵镇守此关(据《续纂泰州志》载:神童关为明朝将军侯必大防倭驻兵处)。
侯必大虽然只有十七八岁,但他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且武艺高强胆略过人,更为难得的是他英勇善战,常带领将士们出其不意地打击倭寇,多次给来犯倭寇以重创。但是,倭寇一直仗着人多武器好,且不甘心屡次失败,常常在战败后不久又卷土重来,伺机继续侵犯骚扰。面对敌人的狼子野心和自以为是的猖狂,为了狠狠打击倭寇的嚣张气焰,侯必大便号召和组织神童关附近的各村民众参与战斗。村民们知道这是在捍卫自己国土,同时也是在保卫自己家园安宁,人人主动报名,个个积极备战。青壮年自愿组织起来,听任候将军的差遣,积极参战。他们七八人或十几人一条船,一人一支竹篙,跟随守军将士转战于河湖港汊。老年人、妇女、儿童主动担负起后勤保障供给。虽说当时镇守关口的正规兵士不多,但由于大部分民众从小生长在水乡,水上行船可算是如履平川,船上搏斗也是行家里手。大家同心协力,将船在水上撑得如离弦之箭般的飞快。他们天天到大河小港巡逻,发现倭寇便配合将士们以竹篙当武器,与倭寇开战。由于撑船竹篙长的优势,常常将倭寇打落水中动弹不得,倭寇一度时期在白天不敢轻举妄动。就这样大大小小的胜利曾让敌人闻风丧胆。在每次战斗结束之后,大家便兴高采烈地相互撑船比赛,以庆祝胜利。这种比赛,既可提高大家撑船的速度,也便于在战斗中灵活机动地进退自如,这便是如今“溱潼会船节”的最早的起因。所以在花庄村,多年来一直有“天下会船数神童”的说法。后来随着撑船比赛的日益普及和村民们的自愿参与,才发展为今天的“溱潼会船节”的规模。
一次,狡猾的倭寇又利用人们夏收农忙,只顾收庄稼而疏于防范之际组织偷袭,他们此次出动了大批兵力,所有人员是倾巢出动,他们精心配置了精良装备,一路悄无声息地直向神童关扑来。侯将军闻讯立即组织士兵和正在劳动的民众与敌决战,由于倭寇地形不熟,加之又不适应水上作战,虽说人多势众,但很难占优势。正当倭寇节节败退时,冷不防一支毒箭射到侯将军身上,正中侯将军之要害,候将军不幸身亡。献身时年仅十八岁,还正处在孩子般的年龄。全体军民,无不为失去这位年轻的将军而悲痛万分,为了纪念他,人们便把这关口叫做“神童关”。
随着倭寇最终被赶走了,这神童关的驻军也撤防了,关口也就渐渐荒芜起来。这块地虽然不大,但地势较高,就像一张荷叶一样浮在水面上似的。下河地区十年九涝,几乎年年发大水。但令人奇怪和不解的是,不管发多大的水,神童关从来就未被水淹没过,老百姓都称其为“荷叶田”,意思是这地方任何时候都如荷叶一样不管水涨水落,它都永远浮在上面。也有人传说是候将军的英灵,还在守护着这片他用生命换来的热土,他始终不肯让这片土地有任何的闪失。
传说后来有位姓黄的高僧云游四方,到过不少名寺古刹,这年秋天,他独自来到神童关,大概是走得太累的缘故,就想坐下来休息片刻,他放下香袋,倚在一土墩旁,不久便睡着了。一觉醒来他感到口渴难耐,就走到卤汀河边,拨开芦苇双手合拢掬水而喝。正当他要喝水时,突然,他发现水中有块石头忽沉忽浮若隐若现。他顾不上喝水,连忙捞起来一看,石头上竟有雕像,老和尚也曾听说过这里当年是候将军牺牲的地方,也知道这儿就是当年侯必大将军据守的关口,他屈指一算:莫非神灵暗示,派我为侯将军树碑立传不成?于是,他便不走了,就在神童关上搭了间草棚住下,并将神像供奉起来。很快,周围村庄的村民都知道神童关上来了位僧人,搭了草棚还供起了神像,大家也纷纷前来给神像焚香叩拜上供。
黄僧人见前来敬香膜拜的人越来越多,小小茅棚已难以容纳,他决心化缘建庙,让侯必大将军有个安身之处。当年,紧挨着神童关的花家庄是个有数百户人家的大村庄,素有“金彭毛、银吉沟,花家庄赛如小扬州”之称。可见当时的花家庄是何等的繁荣,村民有钱的也不在少数。黄僧人首先来到花家庄化缘,并常到一些修行奶奶中间,一边讲经说法一边化缘,他善于搜集信息、察言观色、巧妙化缘。一天,他在村西听说村东有位修行奶奶在被褥下藏有十五块洋钱(银元),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隔了两天,黄僧人独自找到这位修行奶奶家,推开门后,只见老奶奶正在虔诚地点香敬菩萨,他便一旁轻声念道:“阿弥陀佛”。老奶奶一抬头,见是黄师傅光临,连忙让座,黄僧人一本正经地说:“哎呀,这几天菩萨把我怪罪死了!”
“菩萨怪罪于你?”修行奶奶是丈二的金刚摸不着头脑:“他为何怪你呀?”
“哎呀”黄僧人一脸的委屈相“他说村东有个修行奶奶,把十五块洋钱放在被褥下等你拿去修庙,你咋不去拿呢?难道要人家送到你庙上不成?”
修行奶奶一听,是又惊又喜,连忙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菩萨也晓得我的心思…….”说着,连忙跑到房间里,将被褥下的十五块大洋取出来交给了黄僧人:“师傅,菩萨说得不错,我这里整整十五块洋钱,就是留着捐助修庙的,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黄和尚收下银元,双手合十,喜孜孜地走了。
不论是春夏秋冬,不管是刮风下雨,黄和尚是每天清晨脚穿草鞋出门化缘,饿了讨口饭充饥,渴了掬捧河水止渴……就这样天天如此他化缘三年,终于用化缘来的银两建成了一座庙宇。后殿里供奉着那块从水上漂来的石神像,因是纪念侯必大将军,所以人们便称它为“侯王殿”。出于对民族英雄的敬意之情,民国年间, 时任国民党中央财政部长周佛海还送来一面硕大的金字大匾,上面题书“忠勇无双”四个大字。泰州的李明扬也题送金字大匾“功德无量”。可惜这些大匾解放前夕均已失落,至今杳无踪迹。后来,该庙宇毁于战火,从此,威振四方的古战场便掩没在荒草丛中。
为了纪念民族英雄,近年,人们又自发在古战场神童关原址上重修了侯王殿,“侯王殿”石额等一批文物又相继回到庙中。如今,姜堰区文物管理部门已将其列入该市文保点加以保护。
另附:神童关会船节的来历
神童关会船节具有里下河民间风俗特点,《中华全国风俗志》、《泰县风俗志》、民间传说《港口竹枝词》中均有记载。
在明嘉靖年间,神童关东临大海,常有倭寇入侵骚扰,当时明廷派名将戚继光的部将候必成(又名侯必大)镇守于此。组织各地精壮民众以十人、八人一船,各执一支竹篙,一块木板当作武器参战拼搏,军民配合,每战必胜。为了纪念侯必成及阵亡将士,在卤汀河畔建立侯王殿,因侯必成当年只有十八九岁,故定名“神童关“。每逢清明节人们以会船同、划船来此遍撒米饭祭祀。四镇八乡的会船,其范围东至溱潼、俞垛,南到朱庄、港口,西至樊川、小纪,北至沈伦、周庄。
抗日战争期间,大殿毁于战火,会期亦停。一九九五年,广大群众自发组织会船、划船,又恢复了传统节日的盛况。
(本文曾载《泰州日报》“品周刊”栏目)
http://pic.t56jy.net/pic/20230913/1694573657628138_143.jpg
http://pic.t56jy.net/pic/20230913/1694573657630972_118.jpg
http://pic.t56jy.net/pic/20230913/1694573657666805_219.jpg
http://pic.t56jy.net/pic/20230913/1694573657786260_682.jpg
http://pic.t56jy.net/pic/20230913/1694573657798747_832.jpg
广大群众自发组织会船、划船,又恢复了传统节日的盛况。
好文,满满的正能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