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铜币“大泉五十”
西汉铜币“大泉五十”王根林
2008年8月28日,姜堰区博物馆,将在旧城改造中出土的一批以西汉“大泉五十”为主的钱币,计15.57公斤征集入库。
此番征集的铜币每枚直径为25毫米,厚2毫米,重12铢(一铢为一两的1/24),圆形,中有方孔,铸钱文“大泉五十”篆文,是西汉晚期的通用货币,铸造于公元七年。据载,还有一种“大泉五十”背有吉语,如“长乐未央”等,文字书法生动有致,但极少见。
据考,西汉元帝时(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有个外戚叫王莽,他凭借其姑母在宫中的恩宠,官职连连升迁,西汉末年,他竟掌握了汉朝大权,进而自立为皇帝,国号“新”。王莽当政时,多次改革币制。他除了出于“托古改制”的目的外,还有削弱刘汉势力、搜刮民间财富之意。托古改制,恢复了已废止200多年的布币、刀币的制度,变换形制,于居摄二年(公元7年)改汉币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于是更铸大钱,下令铸造错刀、契刀和大泉五十。王莽所铸刀、布币完全不同于战国时期刀、布币的形制。他在刀币上加了一个方孔圆钱,并且明明白白地铸上刀币的名称和价值。如“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等,其身形如刀,材质为铜。一刀平五千的圆钱上以黄金镶嵌“一刀”两字,刀身铸有“平五千”三个字,所以又称金错刀。一刀平五千与原来的五铢钱并用,一刀平五千当五千枚五铢用。契刀五百当五百枚五铢用,大泉五十当五十枚五铢用。这几枚钱的钱文均属篆文。金错刀、契刀通长二寸二分(汉尺),实际测量长约7.2-7.5厘米,金错刀重20-46克,契刀重16.4克。后来民间私铸减重,数量颇多,今所见大小不一,而且面文有二决文、四决文重轮、传形等,此外还有铁钱。
王莽进行币制改革四次,先后铸行货币达三十七种之多。其名目之繁多,货币之混乱,在中国货币史上是空前的。王莽治国无方,敛财有术,他篡汉15年,频繁地更改币制,每次都是以小换大,以轻换重,钱越改越小,价越作越大,无形之中把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搜刮光了。王莽的横征暴敛,加剧了新朝的灭亡,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王莽和他的金银财宝都被一起焚毁。但王莽钱制作精美,在我国货币文化上,达到了较高水平。
此番征集的西汉铜币,为姜堰馆入藏同年代数量最多的一次,除具有其经济和收藏价值外(网上收藏价每枚达30元人民币),更具重要的历史价值,它将对研究和见证姜堰的历史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曾载《泰州晚报》)
http://pic.t56jy.net/pic/20230906/1693948159020470_521.jpg
http://pic.t56jy.net/pic/20230906/1693988471355979_160.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