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精品意识 跟上时代步伐
树立精品意识 跟上时代步伐王根林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的经济大潮中,戏剧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流行音乐"成了都市文化最明显的特征;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逐渐菱缩,戏剧走向低谷,戏剧面临新形势的挑战。戏剧要适应这一现实,除编、演、音舞美诸方面不断改革以外,我想戏剧导演首先应当树立"精品意识",而导演则又是出"精品"的关键。
我认为树立精品意识,就是一种追求,是树立一种思想,一种精神,有了这种思想、精神和追求,它本身就为出精品奠定了基础。
既然是"精品",精,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少,不多见,而且质量好。只有为数不多才能引人注目,才能与平庸的、一般的有所比较。大家都出精品,这是不可能的,实践证明每一个有成就的导演,也不可能剧剧都是精品,正如有的作家一样,一辈子写了好多部书,而成名有影响的也是为数不多,有的也仅是一部、两部。
所谓"精",某种意义上说,与"新、奇"是分不开的,这里的"新、奇"就是说独特的、新颖的、别致的。一句话,就是"不抄袭别人,不重复自己",正如翁偶虹先生所说;每编一剧应有满意之想,每排一剧应作成功之谋。我想,这也是戏剧出精品的基础之一。当然"新、奇"应建立在"出乎意料,恰在情理"的基础上。
要出精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个作品、戏剧,要成为精品是要经过艰苦的劳动。再说这"品"字,它是由三个口组成,从戏剧角度看,这上一个"口",我认为代表专家内行,既然是专家内行,在群众中的比例就少,那下面两个"口"就代表观众,因为一张嘴讲不成为品,只有几张嘴讲各抒己见,才能品出味道好坏来。进一步说,要成为精品,就要得到专家内行及广大观众的肯定和喜爱。因为戏剧是要打动人感动人的,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做人的工作,而要打动人又谈何容易,特别是当今的青年人更难被打动。所以精品难,也就难在这里,因为你说得再好的精品,没人看,观众无动于衷还是不行,那只能叫"孤芳自赏"。
精品应当是有生命力的,精品应当有市场。纵观历史上的名剧,无一不是经过了历史的验证,有的不光征服了一代观众,甚至征服了几个朝代的观众。如《窦娥冤》、《西厢记》等。当然,我也不否认有一个历史时期的戏剧精品,如《白毛女》等等。
作为戏剧导演,有精品意识还不够,还要有信心和功力。戏剧是综合艺术,应当以导演为中心,将各门类的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都统一到精品意识上来,出精品要靠集体的努力和攻关。
出精品,有一个过程,就是探索、发展、创新的过程。除了要有精品意识,还要有出次品的思想准备,正如前面所说,一个导演不可能每一剧都是精品。用一个比方来说,导演如同是家庭主要成员,但不是一家之主一样。因此,树立戏剧导演的精品意识,固然是导演应当树立的,但是,我们的有关领导对戏剧也应当树立精品意识,只有这样,出精品才有望。
既然导演是二度创作,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实践,是一种进取。结合本人从事业余戏剧导演工作,加上有关专家取得的成功范例,再谈谈个人对戏剧导演如何跟上时代步伐的几点肤浅体会。
一、借平台扩大表演区,改传统的一桌两椅。借助平台的功能,可以丰富舞台调度。著名导演马科导演的黄梅戏《红楼梦》一剧平台的运用灵活、占据舞台后半部分延伸幕内,丰富了舞台调度,增加了层次感和立体感。在此基础上有的导演发展创新为高低组合移动式的平台。如越剧《芳草魂》就是高低平台成功运用的一例。总之借助平台的功能,还能加强高潮的力度,构筑起一个整体又多方位的表演区,起到集中加强的作用。当然平台的运用,主要是在组合分化上多费功夫。
二、演在观众身边。人物从观众席中走出。这也是扩大表演区的一个范围,这一手法虽不算时下创新,但运用得当也能起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既出于意料,却在情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观众也乐意接受。
三、变分幕分场为幕间穿插过场戏。这一手法改变了过去传统分幕分场开关大幕二道幕等方式方法,由头至尾一气呵成。这一点,辽宁省京剧团《高高的烁塔》则是一成功的创新。他在幕间选择穿插了与剧情相关的传统京剧唱段,且乐队和演员均在天幕后灯光区演唱,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她的出现为京剧改关幕分场无疑是一个成功之举,而且幕间唱段与剧情十分和谐协调。此外,湖南花鼓戏《桃花汛》幕间穿插与剧情相联系的舞蹈,一改过去幕间加伴唱的手法,使人看来别有新意;还有苏州滑稽剧团演出的《快活的黄帽子》,主人公是搬家队,幕间恰到好处地由演员搬运布景道具。这一手法十分合情合理,清新自然。这些演出,幕间不同手法的运用,不能不说是导演手法的创新。
四、布景道具写意变形,一物多用。用现代审美意识对舞台演出进行贴近戏意的修饰、变形和美化处理,在黄梅戏《红楼梦》中运用得别具匠心。几颗纸做成的黄杨球代表园林花木,三个大圆门分别代表大观园各院;贾宝玉的床、林黛玉的床以及黛玉死后的棺材都是同一道具,只不过是方位变了而已,但是观众认可接受,舞台简洁自然,写意清新,雅俗共赏。
五、灯光音响的变幻运用突出剧情烘托气氛,集中表现人物。新时期的戏剧导演不能忽视现代灯光音响的作用,灯光分区照明可以表明不同的地点,它可以表达两地相思、天上人间、阴阳两世、梦幻想像……。此外,灯光的色彩运用也能体现和表达人物的情绪、情感,集中观众的注意力,制造环境氛围,上海淮剧团《金龙与蜉蝣》就是一例。蓝色表示夜间、海水,绿色表示原野和生命力,红色热烈喜庆,黑色庄严肃穆,黄色高贵,白色纯洁、高雅等等。音响的作用更不能忽视,如现代京剧《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等都是用音响制造烘托情绪环境气氛,制造氛围,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六、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而不滥施"添加剂"。固然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导演须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来丰富情节,烘托人物,制造气氛,关键是要合情理,恰到好处。此外,不要忘了剧种的本来面目,任何剧种的程式,既有"共性"但又有"个性",即规律特征,切不可一听改革创新就弄得面目全非,"四不象"观众不能承认。所以导演不能滥施"添加剂",一切手段、技巧都要为突出人物个性,表达情感服务。
以上是本人从事业余戏剧导演,以及纵观优秀剧目的经验和个人体会,有些方面也只能算一知半解,写成此文仅作引玉之砖,渴求得到有关专家和同行的指教。
(本方发表于江苏《剧影月报》1994年10月刊)
http://pic.t56jy.net/pic/20230726/1690345599798463_514.jpg
https://jyapp.t56.net/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jyapp.t56.net/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jyapp.t56.net/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jyapp.t56.net/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jyapp.t56.net/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jyapp.t56.net/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