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抢救室的灯 点亮生命复苏的光 —— 姜堰中医院院成功开展区域首例植入式心脏复..
6月7日的凌晨,高三学子们还沉浸在梦乡,准备接受十年磨一剑的检验,而我院心血管病科胡友斌副主任医师也迎来了一场大考。
急促的电话铃划破宁静的黑夜。“胡主任,120接一患者,既往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合并有室速,多次入住过ICU,现意识丧失,考虑心律失常,有猝死可能!”“快走绿通!”放下电话的胡主任立刻赶往抢救室。经电除颤等抢救,窦律恢复后的张爷爷被收入心血管科留观。
胡友斌主任表示,患者随时有再发室速、室颤的可能,一旦出现突发状况会直接危及生命。经与家属积极沟通病情,针对张爷爷的状态,胡主任决定为其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
鹅黄色的无影灯下,胡友斌主任带领手术团队,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手术——经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起搏、除颤电极,测试参数,连接ICD,制作囊袋并止血缝合。当这一切完成,病人转入普通病房留观,团队成员们这才长舒一口气。擦擦鬓角的汗珠,抬头看看时钟,两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术后的张大爷恢复良好,在医护人员的耐心护理下,生活已经回到正常状态。
目前,我院已经成熟开展起搏器植入手术,让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被誉为生命“保护器”,此次ICD植入手术在我区尚属首例,ICD植入技术难度相对较高,术后管理复杂。此项目的顺利开展,标志着我院在治疗心率失常的诊疗水平迈向更高台阶,让姜堰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技术外拓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室颤动,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立即对心脏进行除颤,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发病人数高达54.4万人,大约每一分钟,就会有一个人因心源性猝死而倒下,但救治成功率远不足1%,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目前临床上预防心脏骤停的唯一有效手段,是心脏节律管理领域技术门槛最高、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有源植入医疗器械之一。
ICD是治疗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多功能、多程控参数的电子装置,具有支持性起搏和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心律转复和高能量除颤等作用,可明显减少猝死发生率,挽救患者生命,有“移动的救命仪”之称,尤其对于药物不能控制的恶性心律失常,这项技术必不可少。ICD植入技术的开展及广泛应用,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可有效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挽救垂危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专家介绍
胡友斌,副主任医师,心血管病科副主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曾在上海同济医院、上海中山医院、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等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及介入治疗并获得冠心病介入证书、起搏电生理手术证书,能独立开展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等手术。在国家级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SCI论文2篇,拥有专利一项。坐诊时间:每周日全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