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两百余名“老专家”助力创新发展
老科技工作者在梁徐双墩草莓大棚里传授种植技术。 钱宏斌摄
成立银发志愿服务队,设立“银聚力”“双助力”工作室
姜堰两百余名“老专家”助力创新发展
日前,姜堰区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姜堰区老科协分别在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泰州市三安河横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江苏姜丰种业有限公司设立“银聚力”“双助力”工作室,旨在激励更多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助推企业创新、乡村振兴。
江苏远东电机公司72岁的退休专家张言是姜堰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并担任老科协派驻远东电机创新工作站负责人,如今又兼任“银聚力”“双助力”工作室主任。张言说,退休后头衔多了,责任也大了,动力更足了。这段时间,他带领团队帮助企业成功申请一项国防专利。
张言领衔的核心团队有4名老科技工作者,主要服务远东电机及周边江苏盛阳消防门业有限公司等传统老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科技创新等难题。远东电机原先产品结构单一,年产值多年徘徊在六七千万元。张言利用资源,协助引进上海电气集团高科技产品船用高压电机,新增开票销售3500万元,助力远东电机迈进亿元企业行列。他和团队成员还帮助盛阳消防门业牵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共建新一代防火门窗阻燃耐火研发平台,引进南航发明专利应用于防火门窗填充材料的批量生产,使得产品经过1000度火试两小时后仍不变形、不碳化,改变了过去强度低、耐火时间短、不隔热的缺点,填补市场空白,年新增销售2000多万。
不仅是企业车间,田间地头也时常看到老科技工作者忙碌的身影。走进泰州市三安河横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71岁的研究员张圣旺忙着向客户介绍三安河横有机大米的特点。张圣旺说,好米不愁销,价格也是普通大米的几倍。
近几年,张圣旺协助三安合作社成功探索出成熟的有机农产品种植技术,构建了示范带动规模生产的模式,彻底摆脱一家一户“小生产方式”带来的弊端。三安合作社无偿向有机农场供种、供肥、供药,按种子公司收购种子的基础价向农场收购有机稻麦,仅生产资料一项农民在水稻生产上每亩可减少成本300多元。为此,三安合作社被市老科协授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姜堰像张言、张圣旺这样的老科技工作者有200多人,以‘双助力’银发志愿服务队员的身份,奋战在各条战线。”姜堰区老科协常务副主席王百年说。
姜堰两百余名“老专家”
助力创新发展
老科技工作者都是熟悉地方情况的“老专家”。2020年9月,该区成立“双助力”银发志愿服务队,进一步凝聚“银发力量”助力企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据不完全统计,这两年,“助力企业创新”银发志愿服务队先后帮助企业引进、开发20多个新品,解决30多个技术难题、申报21项科技计划项目、申请70多件专利、上争资金6000万元,参与起草1项国家标准,引进9名高层次人才,新增企业销售过亿元,降本增效2000多万元。“助力乡村振兴”银发志愿服务队与42名新农人签订技术结对服务和挂钩帮扶协议,精准服务家庭农场面积2.1万多亩、蛋鸡养殖场4个、果蔬种植场4个、河蟹养殖户6户,助力亩均增收200元以上。
助推企业创新、乡村振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