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街道】从“提篮叫卖”到数字化转型 姜堰小香菇“开”出富民大产业
在泰州市姜堰区的桥头香菇产业园内,一袋袋香菇菌棒整齐地排列在智能温室内,这样的香菇一年可种四季。当地气候条件适合香菇生长,是一个“天然养菇场”,所产香菇鲜美可口。成立于2006年的桥头香菇产业园是江苏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江苏鸿程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是园内最大的一家香菇生产企业。“这是产业园新建的养菌棚,采用控温、控湿、控光、控气等科技手段,突破只能种‘一季菇’的困境,帮助菇农实现一年四季有菇种、种植收益翻一番。”桥头社区党总支书记、鸿程食用菌公司总经理陈余红是个“香菇专家”,从过去“提篮叫卖”的零散种植销售,到如今基地生产、规模加工融合发展,陈余红既是见证者,更是实践者。 三水香菇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前几年受产业规模停滞、生产水平不高、亩均效益不佳等影响,不少菇农失去种植信心。“我们在培大育强香菇特色产业上下功夫、求突破,淘汰落后产能、补齐设施短板,让菇农享受到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的红利,蹚出乡村振兴的‘三水路径’。”三水街道党工委书记申海峰说。今年,三水街道实施“两社”联动项目,采用“合作社+龙头企业+菇农”新模式,统一为菇农提供食用菌培育技术、菌种制作、菌棒生产、香菇销售等服务,已吸引200多户种植户加盟。投资2000多万元的桥头香菇产业园提档升级一期工程,改变“小而散、粗而乱”的传统大棚模式,目前园内香菇种植面积逾1500亩。与此同时向深加工要潜力,一朵香菇增值数倍,由一“菇”独秀蝶变为百“菌”齐放,让菇农吃下“定心丸”。
香菇产业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活水。今年国庆假期,三水街道小杨社区的“小杨人家”游客不断,以武状元为主题重点打造的“菇菇部落”,既有揭状元榜、游状元街的“状元潮流”,又有“舌尖上的香菇”主题旅游。来自盐城东台的游客薛明祥赞不绝口,“听说冬春季还有定制的香菇宴,下次一定要来尝尝。”
小杨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政介绍,近年来,小杨社区引进泰州市溱湖绿洲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特色香菇产业,加快文旅融合发展。今年,溱湖绿洲深挖三水状元文化资源,聘请顶尖厨师精心研制“状元好菇”食单,6道冷菜、11道热菜、1道羹类和1道主食,每道菜都融合了当地状元文化,为游客提供味蕾和精神的双重享受。
三水街道还创新设计“菇状元”“菇仙子”IP形象,结合传统节日、重要节点系统打造“三水状元礼”,推出每日坚菇、香菇沙琪玛等网红食品。9月22日,亚夫科技服务姜堰三水工作站成立暨“三水状元菇”助力乡村振兴推介会火热举行,借助“书记带货”“乡贤带货”等形式,让姜堰“状元菇”大步走出“堰上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申海峰说,“三水街道已将香菇产业作为今年的‘基层+党建’书记项目,锚定打造‘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标,以优质香菇为载体,以状元文化为连接,聚力推动香菇年产值高达1.8亿元,实现香菇‘小特产’到振兴‘好产业’大跨步。”
据介绍,新成立的亚夫科技服务三水工作站,将围绕姜堰特色菌菇产业,在集成融合菌菇生产新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再加上科技加持,香菇产业实现产量与品质‘双提升’,牢牢守住‘金口碑’。”申海峰说。
三水街道还在系统谋划“三大中心”,即新建智能菌棒生产中心、改造升级多功能产业服务中心、多方共建产学研成果转化中心。三大中心建成后,将全面推广多层架种植技术,夯实“一产”供应链;与第三方深加工企业合作,推出网红食品,形成“二产”加工链;将本地乡村旅游与香菇产业农旅融合,开拓“三产”服务链,贯通乡村振兴全链条。
记者 周建平
开拓“三产”服务链,贯通乡村振兴全链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