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教育】姜堰区“融改实验”工作经验向全国分享
9月14日下午,姜堰区应邀在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信坛”第5次主题分享会上作经验介绍。
姜堰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潘双林以《数智引擎赋新能,聚焦素养促提升》为题,围绕“融合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反思性教学实践共同体”,介绍了姜堰区开展“融改实验”的相关举措和成效。近年来,姜堰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习方式与育人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促进教育质量的高位攀升,形成了区域特色明显的“5332”行动路径,即开展五项研究,实施三大工程,用好三项资源,建好两个平台。五项研究是指融合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反思性教学调查研究、案例研究、模式研究、策略研究、评价研究;三项工程是指智慧教育环境工程、课堂品格提升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三项资源是指云上教育资源、弹性作业资源、教育数据资源;两个平台是信息化实验区研究网站和姜堰区智管乐学平台。同时,姜堰区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从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角度,打造“融合技术、逆向设计、任务驱动、表现评价”四位一体为主要特征的“M-IT”课堂教学模式,成为驱动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实验区秘书处充分肯定了姜堰实验区工作的实践性、精准性、高效性,全国知名信息化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进行线上点评,他充分肯定姜堰区的举措,认为具有区域特色的“M-IT”课堂,已经具备自身话语体系。他同时希望姜堰区在意义学习的深度、广度上作更多探索,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全国90个实验区的1000多所学校、4000多名教师参与分享活动,姜堰区所有融改实验学校的骨干教师参加线上培训和学习。
希望姜堰区在意义学习的深度、广度上作更多探索,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页:
[1]